在周河乡西河村,济宁速生法桐,溪水以北,古屋矗立,祠堂肃穆;溪水以南,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粮仓,被改造成粮油博物馆、西河餐厅和村民活动室。“古村落由清华大学建筑专家设计修复,粮油博物馆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设计的。”西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孝翱说,由于旅游开发,昔日穷困破败的“空心村”变成了如今的“网红村”,“年轻人都回来了”。
新县是如何走出脱贫路的呢?这条路,原来就在绿水青山之间。
河南新县立足绿水青山,走出了一条脱贫路:与农户签约,提供技术服务、建立合作社、延长产业链,把漫山遍野的山茶林变成“脱贫树”;开发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主题旅游、全域旅游,法桐价格,用旅游业带动服务业,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扶持家庭农场、农业园区,将种植和观光、产业和旅游结合起来,促老乡就近就业、更好致富。
旅游大开发
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新县有着红色基因,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将军县。全县有革命遗址365处,每年到新县接受红色教育的游客达到200多万人次。
种植又观光
一位游客说:“这里的西红柿就是小时候的味道,沙里透着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