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我县林业工作者深入偏远山区考察,发现了国宝级野生植物伯乐树在当地分布的蛛丝马迹。我县开展珍稀濒危树种科学考察,济宁速生法桐,对研究自然生态状况、野生植物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植物的系统发育及区域古地理等均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通过两年多时间多次进山搜寻考察,林业工作者在距县城六十多公里的偏远深山林区终于发现伯乐树的身影,并采集到伯乐树标本。截至目前,我县已先后在县国营林场毛洞坑林区和东坑林区等多处发现伯乐树的自然分布,其中以分布在毛洞坑林区海拔约700米的山坡处为主,均呈散生分布状态。据初步统计,我县共已发现伯乐树20多株,树体有大有小,生长较快较好,最粗大的胸径达24厘米、高13米,最小的为2年生自然萌发小苗,高不到60厘米。
伯乐树学名钟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属罂粟目钟萼木科双子叶被子植物,单科单属单种,高大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树种,数量极其稀少,故又有“植物熊猫”之称,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濒临于灭绝境地。因其花萼如小钟所以又名钟萼木。然而长期以来,我县乃至全市一直没有关于伯乐树的任何记录,全省对伯乐树的研究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济宁速生法桐,全市几乎无人知道伯乐树在境内的分布及生物、生态学特性等,更谈不上对伯乐树的任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的研究。我县林业工作者一次在《浙江种子植物检索鉴定手册》(浙江省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朝宗教授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和《浙江树木图鉴》(我省著名植物专家陈根荣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两书中看到武义有伯乐树自然分布的记录,于是开启了艰难的进深山老林搜寻考察伯乐树之旅。
,山东速生法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