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是南京城市的标志物。我市现有的法桐,济宁速生法桐,年龄最长的一棵是1870年栽种的,距今已有将近150年;第一次成批量栽种法桐是在1929年,这一批法桐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山东路、灵谷寺路、陵园路一线,直径已经长到70—80厘米,有的已达1米。
随着天气的回暖,又到了植树的最佳时节。市园林局昨天发布主要道路行道树
补植的计划,今年春天,我市将
补植1200多株行道树,其中1005株是法桐。
这些地段法桐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给树木留下的生长空间有限,导致不少树被移植,或者长势衰弱直至死亡。同时,也有人为的原因,如有市民和商家常常以树木遮挡店招或者阳光为由,甚至是影响风水为借口,济宁速生法桐,破坏行道树;也有因为后期养护管理不力,在浇水、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方面没有及时跟上而死亡的树木。
法桐是南京人的乡愁(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王馨摄
除了法桐这样的落叶树种以及香樟这样的常绿树种,我市还考虑栽种彩叶树种以丰富城市环境。随着地铁3号线太平北路站围挡的拆除,太平北路沿线在现有近400棵水杉的基础上,将补植50多棵水杉,古朴庄重的水杉与周围东南大学的环境相得益彰;在北京西路还计划栽种更多的银杏树,每年11月份这条路两边的金色树叶已经成了城市独特的风景线。据了解,市园林部门正在制定《行道树树种规划》,指导全市行道树的宜植树种以及栽种规范。
目前中山东路、汉中路等路段已经开始挖树坑,陆续进行补植,山东速生法桐,本月底前将完成法桐的补植。此外,我市还计划在4月份之前补植222株香樟、女贞等常绿树的树苗。
法桐是今春补植的重点,我市现有38万株行道树,其中9万株是法桐,将要补植的是直径18厘米的树苗。此次补植的法桐将有四分之一集中在新街口周边地区的中山路、中山南路、中山东路、汉中路部分路段以及鼓楼医院附近的中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