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后的法规将在大会的次年出版。法规的命名通常简称为“会议举办地+法规”即“深圳法规”(Shenzhen Code)。法规的替代性明显,济宁速生法桐,通常新版法规出来后,旧版便失去效力,山东速生法桐,这将有助于藻类、菌物和植物科学的发展,且易于使用。
命名法规的修订是一项极为严肃、认真和民主的工作,每6年修订一次,由专门召开的命名法会议来进行修订。命名法会议按惯例在国际植物学大会主会期前一周举行,本届共有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来自英国的桑德拉·纳普博士主持,全程由对命名法规有极深造诣的几位专家,尼克·特兰德博士、约翰·威尔萨玛博士、安娜·蒙诺博士和邓云飞博士负责记录会议过程及所有的决定。
本届命名法会议共审议了397项修改法规的提案,以及16项就地提出的提案,这是自1950年以来提交给一届植物学大会提案数最多的一次。代表们各抒己见,5天激烈的辩论和讨论在公开、友好的气氛下进行。通过的提案汇总形成议案,再提交国际植物学大会全体会议表决、写入大会决议,新的法规即开始生效。
本届会议恰逢著名植物学家德堪多编写的第一版命名法规诞生150周年,会议过程中,专家们也对此进行了纪念。
深圳晚报讯 (记者 陈龙辉 通讯员 张力) 植物的命名花样繁多,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间有不同的叫法,因此必须有所规范。为期5天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命名法会议7月17日~21日在深圳大学城成功举办。会议经过讨论与表决,形成新版植物科学领域的命名法《藻类、菌物和植物国际命名法规(深圳)》,[聚焦深圳],称为“深圳法规”。这意味着今后6年内,全球关于藻类、菌物和植物都将依此命名。